fan-702上穩壓的電容

fan-702上穩壓的電容
上面標示的是100u/10v,10u/16v
不知道可不可以換成220u/10v,47u/25v的電解呢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由 阿毛 於 02/23/2002 03:59:39 修改
上面標示的是100u/10v,10u/16v
不知道可不可以換成220u/10v,47u/25v的電解呢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由 阿毛 於 02/23/2002 03:59:39 修改
fan-702上穩壓的電容
上面標示的是100u/10v,10u/16v
不知道可不可以換成220u/10v,47u/25v的電解呢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先謝謝指教...還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我目前的op是用opa176...與使用其他op有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並未加上buf04...這是為何呢?
還有是否需要加呢?...不加的話加在輸入阻抗較低的前極不是較吃力嗎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一時疏忽...忘記買上面穩壓的晶片拉...這裡又不容易買到...所以可能得再等一下,其他的大致都ok拉...非常的期待中...^^
現在比較麻煩的大概就屬配線了吧,實在是不知道該用捨麼線做配線,能不能給點意見呢...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就是窮阿...想說先讓他RUN起來在來慢慢改
用那種普通的銅線鍍錫的普通電線可不可以阿...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敝人的 FAN702A 亦尚在服役中, 故說明本人做法請大家指教.
電解電容方面, 不計成本者自然可採用 OS-CON. 本人則用便宜的 Panasonic FC
系列 1200u/16V, 長得高高瘦瘦的, 剛好可以裝得下.
接線方面, 如不在乎使用 '名牌' 發燒產品, 一般高品質的 Teflon 被覆鍍銀銅線
並不貴. 一捲 Alpha wire 的 AWG 22 軍規機內線, 30 公尺不到 600 元, 用都用不完.
敝人以為最經濟有效的 FAN702A 改機法:
1. 四個 I/V 轉換 OP 上的迴授電阻可算是最重要的被動元件. 敝人採用 HOLCO
0.5 W, 四個全換也只要 60 元, 差異蠻明顯的. 但 HOLCO 的接腳太粗, 只好將電阻
焊接在背面.
2. 數位晶片經轉接器再接到板子上, 實犯了數位電路 layout 的大忌. Decoupling
電容到晶片電源腳的導線彎彎曲曲長達好幾公分, 那些 decoupling 電容的效果
實在另人懷疑... 如果拿示波器看, 板子上的 ground 線還有 11 MHz 的雜訊到處
亂跑. 可用積層電容 (接腳剪得很短或用 SMD) 直接焊接在晶片的 power 與
ground 接腳間, 就可以有效改善這個現象. 在轉接板上就把雜訊處理掉, 不然
等雜訊鑽到板子上時, 花幾十倍的錢也沒辦法解決. 但焊接並不容易!
電解電容方面, 不計成本者自然可採用 OS-CON. 本人則用便宜的 Panasonic FC
系列 1200u/16V, 長得高高瘦瘦的, 剛好可以裝得下.
接線方面, 如不在乎使用 '名牌' 發燒產品, 一般高品質的 Teflon 被覆鍍銀銅線
並不貴. 一捲 Alpha wire 的 AWG 22 軍規機內線, 30 公尺不到 600 元, 用都用不完.
敝人以為最經濟有效的 FAN702A 改機法:
1. 四個 I/V 轉換 OP 上的迴授電阻可算是最重要的被動元件. 敝人採用 HOLCO
0.5 W, 四個全換也只要 60 元, 差異蠻明顯的. 但 HOLCO 的接腳太粗, 只好將電阻
焊接在背面.
2. 數位晶片經轉接器再接到板子上, 實犯了數位電路 layout 的大忌. Decoupling
電容到晶片電源腳的導線彎彎曲曲長達好幾公分, 那些 decoupling 電容的效果
實在另人懷疑... 如果拿示波器看, 板子上的 ground 線還有 11 MHz 的雜訊到處
亂跑. 可用積層電容 (接腳剪得很短或用 SMD) 直接焊接在晶片的 power 與
ground 接腳間, 就可以有效改善這個現象. 在轉接板上就把雜訊處理掉, 不然
等雜訊鑽到板子上時, 花幾十倍的錢也沒辦法解決. 但焊接並不容易!
DennyCho
跟你打聲招呼
祝你的fan-702早日開聲唱歌
--------
苦命的電腦軟體人,還是多聽聽好音樂吧:)
敝人的 FAN702A 亦尚在服役中, 故說明本人做法請大家指教.
電解電容方面, 不計成本者自然可採用 OS-CON. 本人則用便宜的 Panasonic FC
系列 1200u/16V, 長得高高瘦瘦的, 剛好可以裝得下.
接線方面, 如不在乎使用 '名牌' 發燒產品, 一般高品質的 Teflon 被覆鍍銀銅線
並不貴. 一捲 Alpha wire 的 AWG 22 軍規機內線, 30 公尺不到 600 元, 用都用不完.
敝人以為最經濟有效的 FAN702A 改機法:
1. 四個 I/V 轉換 OP 上的迴授電阻可算是最重要的被動元件. 敝人採用 HOLCO
0.5 W, 四個全換也只要 60 元, 差異蠻明顯的. 但 HOLCO 的接腳太粗, 只好將電阻
焊接在背面.
2. 數位晶片經轉接器再接到板子上, 實犯了數位電路 layout 的大忌. Decoupling
電容到晶片電源腳的導線彎彎曲曲長達好幾公分, 那些 decoupling 電容的效果
實在另人懷疑... 如果拿示波器看, 板子上的 ground 線還有 11 MHz 的雜訊到處
亂跑. 可用積層電容 (接腳剪得很短或用 SMD) 直接焊接在晶片的 power 與
ground 接腳間, 就可以有效改善這個現象. 在轉接板上就把雜訊處理掉, 不然
等雜訊鑽到板子上時, 花幾十倍的錢也沒辦法解決. 但焊接並不容易!
電解電容方面, 不計成本者自然可採用 OS-CON. 本人則用便宜的 Panasonic FC
系列 1200u/16V, 長得高高瘦瘦的, 剛好可以裝得下.
接線方面, 如不在乎使用 '名牌' 發燒產品, 一般高品質的 Teflon 被覆鍍銀銅線
並不貴. 一捲 Alpha wire 的 AWG 22 軍規機內線, 30 公尺不到 600 元, 用都用不完.
敝人以為最經濟有效的 FAN702A 改機法:
1. 四個 I/V 轉換 OP 上的迴授電阻可算是最重要的被動元件. 敝人採用 HOLCO
0.5 W, 四個全換也只要 60 元, 差異蠻明顯的. 但 HOLCO 的接腳太粗, 只好將電阻
焊接在背面.
2. 數位晶片經轉接器再接到板子上, 實犯了數位電路 layout 的大忌. Decoupling
電容到晶片電源腳的導線彎彎曲曲長達好幾公分, 那些 decoupling 電容的效果
實在另人懷疑... 如果拿示波器看, 板子上的 ground 線還有 11 MHz 的雜訊到處
亂跑. 可用積層電容 (接腳剪得很短或用 SMD) 直接焊接在晶片的 power 與
ground 接腳間, 就可以有效改善這個現象. 在轉接板上就把雜訊處理掉, 不然
等雜訊鑽到板子上時, 花幾十倍的錢也沒辦法解決. 但焊接並不容易!
我同意這位網友的建議
其實在轉接板上因為空間夠大
可以焊上很多電容 (電源,decoupling,filter等接腳都能在焊上電容)
建議板子上焊一份,轉接板上在焊一份
oscon是不錯的選擇
聲音會'大'有改善
我想請問cinglong網友
請問換那幾顆i/v電路電阻有無明顯差異
輸出直流有沒有低一些???
因為我想去買0.1%的電阻來試試
只是太貴了
買不下手 30NT/一支 1/2W (佑昇)
是換2.74k 那幾支,因為他們也是作i/v 轉換的重要零件
順便請問你的電阻是哪買的
哈哈...終於做好了...中途還發生了一點點小插曲
二極體裝反了的說...還好沒被打壞
剛剛測了輸出的電壓...-0.1v...??怎麼會是負的呢
紅線接out+,黑線接out-阿...沒錯吧???
想聽好音樂,但與音符共舞更是我的渴望
還是覺得怪怪的...輸出怎麼會是負電......是我哪裡裝錯了嗎...還是本來就該是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