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huang 寫:我想這主要是原廠的代理商策略問題
大量鋪貨給代理商,又必須對代理商保持一定的控制力
Beyer為了衝量,擴張市場,在代理商/分銷商這塊的控制力就相對弱了
美國起頭跳水,那麼就會有水貨逆輸入的問題,連帶地逼本地代理商跟進
某方面而言,我會說Beyer遠不如Senns會做生意
像HD800S /HD800 並行的策略 可以讓 原廠 和 代理商/分銷商雙贏就是
至於進軍更高價的區塊,我想對傳統動圈大廠誘因比較低
主要原因是銷量不足以分攤開發的成本,沒有那個量,訂價再高也沒意義
宣示/廣告的意味比較重
小廠要博出位,要殺出血路,必須不斷的推新產品,用更貴=更好的超級旗艦去吸引眼珠
一方面小廠又便宜的東西沒人會買,很現實
一方面旗艦口碑起來,以後才有可能母雞帶小雞,而小雞才是盈利的大宗
論開發成本其實不高,高的反而是生產成本(珍貴特殊的物料,或者秘傳調音之類的)
標價高是一回事,但也有有行無市的隱憂
在這裡,"限量"這要素也起了成本控管的作用
大廠的話,大多是一個旗艦型號花鉅額成本開發出來,以此為基礎出一堆下位衍生型號
隔個幾年小修小改又接著吃這樣
小雞才是盈利的大宗 這句完全認同
之前有看一個雜誌
上面有訪問過某耳機大廠
大廠就表示 做旗艦耳機 只是在展示技術 跟吸引高端或發燒用家
但實際上大廠的真正利潤 超過60%都是那些2k內的商品
關於行銷的問題
我覺得台灣的市場要跟大廠的國際行銷搭上邊很薄弱
因為台灣的市場實在太小 問過朋友做過大通路的採購
光是貨從國外進來 代理再到經銷商 大概會被剝三層皮
尤其是台灣尷尬的國際立場導致關稅相較周遭多國很沒有競爭力
另外設計跟品管也很重要 有點像是做口碑
像是森海HD800在我看來就是設計好 且品質也不錯 加上很好的產地(撇除用料實在有點一般)
設計問題 像是AKG K812 設計就是有明顯問題 已經陸續浮上檯面 現在連對岸的很多用家也在哀哀叫
雖然用料不錯 品管也好 但是設計不好更慘 因為代表問題遲早會浮出檯面...
但糟糕的是 都已經浮出檯面了 你還不改設計....到底是堅持啥?
該堅持的奧地利製造不堅持 卻堅持用不良的設計然後改個比較差的生產地的意思是?(省成本 東西過保壞了甘我屁事?)
這段我好像批判性太重了.....其實k812很好聽~
品管不好 我覺得可以舉的例子是HIFIMAN 他的一眾耳機 幾乎都是很多初期出貨的商品都有問題
但是好像沒啥設計有另外改變的
最後是設計加上品管都有問題的 像是Audeze 不過好在是他們對於錯誤的設計會有很快的及時修正
像是LCD-2就算不管前後期 也有多達3種版本 都是為了及時修正不好的設計 都是幾個月修正一次
後來的旗艦機LCD-3前期也有用到不好的平面振膜用料 很多前期購買的人都遇到振膜燒掉 後來有改供應商
再加上後來的版本阻抗改變 接著還有fazor調音柵板 算算其實LCD-3 應該也有三個版本
不過如果能及時的修正設計不足 我覺得都還是可以原諒...
但是他還有另一個問題 就是他的耳機接線插座 容易脫落
我的接頭插座已經掉過兩次(左右各一次) 都送回去修過 不過我覺得原廠只是上膠把它黏緊而已
也許有人會問 我是因為換線頻繁 但其實我買到現在總共換不到15次 (這問題可能只有我發生吧? 天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