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忘了我是誰 寫:為什麼很少人討論SONY的耳機?
SONY的耳機不好嗎?
忘了我是誰 寫:為什麼很少人討論SONY的耳機?
SONY的耳機不好嗎?
忘了我是誰 寫:為什麼很少人討論SONY的耳機?
SONY的耳機不好嗎?
wacomzero 寫:忘了我是誰 寫:為什麼很少人討論SONY的耳機?
SONY的耳機不好嗎?
R-10可是神器呢!
wgundamcustom 寫:忘了我是誰 寫:為什麼很少人討論SONY的耳機?
SONY的耳機不好嗎?
價格低的沒特色吧
ATH....也越來越糟了.......尤其低階產品與中階產品
應該說......
產品做太多
變的不專精
Symphony 寫:wgundamcustom 寫:忘了我是誰 寫:為什麼很少人討論SONY的耳機?
SONY的耳機不好嗎?
價格低的沒特色吧
ATH....也越來越糟了.......尤其低階產品與中階產品
應該說......
產品做太多
變的不專精
也不能這樣講啊!
任何企業都是為了要營利
ATH產品線做的廣, 是很正常的!
我相信ATH絕對不可能靠高階耳機在獲利
很多大公司都一樣, 高階產品的目的只是為了證明"我的技術到這裡"
並且鞏自己的品牌價值, 就是這樣
買高階ATH的與買2000元以下ATH的, 數量與利潤可能有幾十倍的差別吧!
低階商品就是賣外型, 也是公司主要的獲利來源~
因為一般人是買外型買好看的~音質是其次
沒什麼必要去批評音質不好之類的
如果世界上出了一支NT$1000塊的耳機, 什麼音樂都通吃~
表現比啥神器都還好, 那.....
耳擴有啥好買的? 耳機有啥好選的? 存錢有啥好衝的...?
有太多太多的企業的高階商品, 從研發到最後的利潤, 打平就了不起了
那些都只是為了要跟世人證明"品牌價值與企業技術"
Grado如果只賣GS1000跟PS1, 那一定會餓死
世人都知道他們是靠RS80獲利吧!
Nokia如果只賣N95, 也一定餓死, 1元機才是王道啊!
BMW如果只賣M3跟M5, 也一樣! 是3系列在賺錢的啊!
Symphony 寫:(前略)
世人都知道他們是靠RS80獲利吧!
iqgame 寫:Symphony 寫:(前略)
世人都知道他們是靠RS80獲利吧!
RS80是哪隻?
wacomzero 寫:iqgame 寫:Symphony 寫:(前略)
世人都知道他們是靠RS80獲利吧!
RS80是哪隻?
![]()
Symphony 寫:BMW如果只賣M3跟M5, 也一樣! 是3系列在賺錢的啊!
Qualia?啥誰可以解釋?yugif 寫:B&W如果只賣Nautilus的話…後果應該也很慘
來補平虧損的,是靠技術下放後的
800 801 802 803 805
還有組合式家庭劇院組合
其實旗艦產品的用意
是在宣示廠商有這樣的技術
然後找尋和嘗試市場方向,把技術下放
到較下層的產品,讓使用者廣泛接觸
(不過Sony下放技術這點常常被人詬病
Qualia計劃 特攻失敗就是滿明顯的例子)
....(恕我刪)
wgundamcustom 寫:Qualia?啥誰可以解釋?yugif 寫:B&W如果只賣Nautilus的話…後果應該也很慘
來補平虧損的,是靠技術下放後的
800 801 802 803 805
還有組合式家庭劇院組合
其實旗艦產品的用意
是在宣示廠商有這樣的技術
然後找尋和嘗試市場方向,把技術下放
到較下層的產品,讓使用者廣泛接觸
(不過Sony下放技術這點常常被人詬病
Qualia計劃 特攻失敗就是滿明顯的例子)
....(恕我刪)
說道技術下放......
會想到KENWOOD....的MP3
原本A9的高音補足技術"Supreme"
放到M1GC7
與HD10GB7
都有![]()
放的真豪邁←開玩笑的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