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先
http://img90.imageshack.us/my.php?image=imgp3603qz3.jpg
http://img262.imageshack.us/my.php?imag ... 604zm1.jpg
獻醜了...東西醜 拍得也不好 相機是借的不太會用
材料:
高音單體—賣家是說英國天然磁鐵1.5吋MT??(350元二手新品未使用)
圖http://img388.imageshack.us/my.php?image=a0919192473img600x45011ci8.jpg
(好奇2正1負的3訊號線有何好處??)
效率:91dB
響應:1.6K~25KHz
阻抗:4歐姆
承受功率:20W~??W
低音單體—不知名SP-S050401W(5.25吋)900元
效率:90dB
響應: 45Hz~3.5KHz
阻抗:4歐姆
承受功率:20~100W RMS
分音器是2階2音路BUTTERWORTH
Butterworth兩端開始傾斜的速度比較快
Linkwitz-Riley則是兩端傾斜速度比較慢,曲線比較圓滑
Bessel曲線則是藉在Butter和Linkwitz-Riley之間
(建議下載下來比較清楚)
Butterworth的圖形
http://img337.imageshack.us/my.php?imag ... rthgk3.png
同情況下的Bessel圖形
http://img524.imageshack.us/my.php?imag ... malnn5.png
Linkwitz-Riley找不到同情況的圖,反正就是比Bessel還平滑…
我覺得Linkwitz-Riley分音方式是給單體邊界音量下降比較快的使用(或是喇叭響應頻率重疊部分很廣的時候)
下降太快就要L-R剛開始的平滑區線來減少下降過度
造成喇叭系統組合起來時會在某段頻率凹陷
相反的Butterworth分音方式則是給單體邊界音量下降比較慢的(或是喇叭重疊頻率範圍比較窄,例如我的是1.6kHz~3.5kHz)
音量下降慢所以要Butterworth去快速消減
否則兩個單體組合會造成某段頻率過大聲凸出
電感是自繞的
材料有一個現成的小塑膠卷
其他的是把絕緣膠帶抽掉,取裡面的紙捲,外面黏上厚紙板跟免洗筷(方的)…
漆包線是1mm
製作方法是先用試算器計算要繞多少圈
http://home.so-net.net.tw/chufamily/Ind ... ducCal.htm
繞好之後留長剪斷
在用LCR錶去測電感修正(LCR錶是敗的最心痛的><)
電容11.88uF是電材行買的普通黃皮金屬小電容並連組成的
功率擴大器也是電材行買來測試的而已
阻抗4歐姆18W單聲,IC是TA8201AK??不認識…
我準備GAINCLONE弄好換上去..
3.5mm訊號線也只是30元的剪開銲上去測試
我自己有另外搞一條用7芯(大概每芯0.8mm)線做的3.5mm訊號線..
頭關不起來就用熱縮套套上….不過這條很難銲也是等GC弄好在用上^^”
障板則是跟附近工地要來的夾板
為了切圓型上,我是用手搖式鑽子鑽了200多個洞才把喇叭塞進去….
http://img508.imageshack.us/my.php?imag ... 931if5.jpg
聽起來怎麼樣
障板+單聲(右)+電材行擴大器
聲音清晰乾淨和JS2022AA比(市價1000左右我個人認為2000元內喇叭算不錯的)
音域也比較廣(高音)
而且一比才發現原來JS2022AA的中音太多導致高低音的特色都沒有表現出來
其他的形容詞我還不太會說…
反正現在就是等LM3875TF IC送到開始搞GAINC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