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點是我看過一些講法比較不解的, 晶體機通常會希望輸出阻抗越低越好 (讓功率盡量轉移到負載), 跟管機用輸出變壓器的設計思考有不少不同之處, 能拿來相提並論嗎!?輸出變壓器跟晶體機或是 OTL 拼命降低輸出阻抗扯的上什麼關係呢 !? XD
將管機的輸出級(管)視為一個電壓源(Vs)串接一訊源內阻(Rs),Rs 就是 Vs 最基本的負載,輸出變壓器則是與 Rs 串接的另一個元件(RL)。
※假設 Vs = 2V(固定值)、Rs = 1Ω(固定值)、RL = 0.9Ω、1Ω、1.1Ω 變化。
RL所分得的電壓公式:V(RL) = Vs × [RL ÷ (RL + RS)]
RL的輸出功率公式:P(RL) = [V(RL)]^2 ÷ RL
狀況一:RL = 0.9Ω
V(RL) = 0.947V
P(RL) = 0.997W
狀況二:RL = 1Ω (= Rs)
V(RL) = 1V
P(RL) = 1W
狀況三:RL = 1.1Ω
V(RL) = 1.048V
P(RL) = 0.998W
由以上可知,當負載阻抗(RL)等於訊源阻抗(Rs)時,可得最大的功率轉移,輸出變壓器的任務即是儘可能讓這個 RL 值不隨二次側所接的喇叭阻抗改變而變,且將一次側的"高壓低電流"轉換為"低壓高電流",來滿足喇叭是電流工作元件的需求,「阻抗匹配」就是這個意思啦。
晶體機或是 OTL 管機則是儘可能除去 Rs,讓 Vs 完全作用在負載(喇叭)上,電功率即獲得完全的轉移。(先決條件是訊源本身在輸出電壓恆定時,還有本事提供源源不絕的電流!)
※以上報告,僅供參考,敬請指正。